欢迎光临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 律师登录 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扫一扫进入微信
服务热线
0731-89800888

公众号微文共享

首页 > 通程动态> 详细介绍

【热点】联系《民法典》谈高空抛物——以十岁男孩高抛灭火器砸死邻居一案为引

作者:裴一霖      来源:本站     浏览:

【基本案情】

近日,“十岁男孩高抛砸死邻居一审宣判”在微博热搜上引起了关注和热议。案情大致如下,2019年7月2日,王某某放学后欲回到贵阳市南明区小区位于8楼的舅舅家中,因家中无人进门未果。王某某步行至7楼,从楼道墙上的防火柜中取出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开七楼步梯间防火门,将灭火器竖立放在楼道打开的窗台靠外面,先后两次从窗台处推落两个灭火器下楼。第二次,灭火器砸中正在附近翻晒洋芋片的袁某某头部,受害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虽然被告王某某的父母已经离婚,王某某由其母亲方某进行抚养,但其父亲王某仍为王某某的法定监护人,应与方某共同承担监护和抚养王某某的义务。故被告王某、方某应共同承担本案的赔偿责任。王某、方某于判决生效后五日内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共计784520.5元;被告某物业分公司对本案应承担补充责任,综合本案的事实,判令其承担本案损害后果的5%的补充责任。(贵州高院、贵州都市报)

网友的关注度集中在以下两点,第一点是父母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点则就物业的赔偿问题产生争议。高空抛物的行为极具社会危险性,且该行为高概率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的后果,那么物业究竟需不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对此作出了比目前尚在施行的《侵权责任法》更加完善的规定。

关于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问题早在2000年5月重庆市“烟灰缸”案就发生了社会热议,法院当时运用了过错推定原则,判决22户居民对被砸伤的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每户人家平均赔偿8000余元。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高空抛物的“受害者”,也有可能成为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时的“连累者”。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高空抛物的侵权责任问题,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学术界亦是如此,形成了公平责任说、连带责任说、区分说等诸多观点。

在2021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规定于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共三款。

第一款: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该款的表述明确了几个问题:一、对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的行为进行了明文禁止。二、无论是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的行为(如此前常见的因家庭争执抛掷的菜板、菜刀等)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常见如护栏上放置的盆栽、晒衣架等),只要能明确具体侵权人,则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三、经调查后仍然难以明确侵权人的,需要其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公平责任,并赋予其对侵权人的追偿权。

第二款: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此款增加了建筑管理人的义务,生活中也有物业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在必要的位置安装了摄像头,这不但利于查清具体侵权人,还利于平日里监督业主高空抛物的行为。民法典对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管理人的要求,有助于未来建筑管理人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三款: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此款规定在制定民法典过程中争议最大,也有提议此处可以表述为“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认为在民法中出现刑事的常见主体不合适,但如果表述为“有关机关”,则很明显暗指的是公安机关。事实上,有公安机关的介入,更有利于具体侵权人的查明,因为公安机关人员调查时的形象具有威慑性,且方便对抛掷物品、坠落物品进行鉴定。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对于高空抛掷物、坠落物造成侵权的规定非常浅显,只规定了责任的认定问题,而《民法典》对高空抛物侵权的规定则更加细致全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查明侵权人。此前的案例之所以会引发社会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业主难以提出不在场的证据,导致承担补偿责任,这部分业主认为自己无缘无故承担金钱补偿的责任实属无辜。在《民法典》施行后,有了公安等机关介入后,查清侵权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以有效缓解“一人抛物,全楼买单”的现象。第二,有助于规范高空抛物现象的管理。法条中对物业的管理规范及管理责任予以了明确,例如在小区业主长久不居住或者空置未装修的房屋的情况下,物业仍然具有管理的义务,如果不慎有坠落物掉落造成事故,物业需要承担一定民事责任。第三,有助于被害人的救济。对于实在无法查明侵权人的情况下,《民法典》仍然沿用了《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既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但是有了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难以查清具体侵权人的概率应该会大大降低。

《民法典》对于高空抛物的法律规定,不只是明确了侵权后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更多的是鼓励平日的规范管理,以尽量避免此类侵权事件的发生,还有规范事后的积极调查,充分体现了制度的完整性和公平性,是侵权责任编中的一大亮点。

最后温馨提示:做个文明的中国人,杜绝高空抛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