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 律师登录 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扫一扫进入微信
服务热线
0731-89800888

公众号微文共享

首页 > 通程动态> 详细介绍

优化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 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彭震      来源:本站     浏览:

一、背景介绍

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能源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压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维护的必然要求。长沙早就进行新能源汽车关键关联产业的布局,聚集了邦普循环、杉杉能源、中伟新能源、法恩莱特等企业,在宁乡形成了从正极、负极、隔膜到石墨、包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闭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位,现全国各地研究动力电池的科研人才大部分汇集于长沙,其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承担了动力电池研究的重要职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但这种资本涌入常常伴随新能源相关车企对汽车质量管理的忽视并引发售后问题。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显示,汽车售后服务问题在所有问题中排名第一且占比高达37.23%。

二、汽车质量评估制度的概念

汽车质量评估制度是在汽车质量管理中进行问题探测、问题分析和问题跟踪解决的管理体系,它需要具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充分的评估方法、清晰的评估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当配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制度,以此发现产品在研发、物流、生产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推动和帮助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提升,维护消费者口碑和市场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质量评估制度承担着新能源汽车质量标准的建立、质量评估方法的制定、质量水平好坏的评判等重要职责。本文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助益新能源汽车行业质量评估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汽车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评估制度现状

(一)质量评估制度在新技术应用上存在评估局限

1、动力电池承担着新能源汽车行驶属性的最重要职责,但传统汽车企业的质量评估制度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评估内容,这导致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评估制度难以保证动力电池的质量,从而导致动力电池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中质量最不稳定、对消费者使用影响最大的一部分。

2、自动驾驶技术在燃油汽车上应用程度有限,但在新能源汽车则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加智能、更加高端的自动驾驶技术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评估制度并无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内容,也很难从传统汽车企业质量评估制度中进行借鉴。与此同时,自动驾驶技术使用的工况包含千变万化的道路和环境状态,技术的复杂和使用环境的差异带来了许多的问题,这给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评估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市场投机行为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自从2010年财政补贴出台算起,十几年时间两级财政补贴的投入早已超千亿元。巨大的补贴诱惑滋生了一批靠“骗补”为生的新能源车企。根据2016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显示,93家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中,涉及骗补车企72家,骗补车辆76374辆,涉及金额92.7亿,平均一辆车骗12万。

这样的投机行为,给我国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的建设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企业开始忽视质量评估制度的约束力,妄图走捷径的心理,严重限制了质量评估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三)目前的质量评估制度存在滞后性

传统汽车行业通常采用单车索赔费用(CPV:CostPerVehicle)和千车故障率(IPTV:IncidentPerThousandVehicle)来衡量产品售后质量表现。汽车生产企业通过4s店反馈的前述指标来完善质量评估制度。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的类似指标数据在4S店向主机厂反馈的时候,存在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失真,与之相应的质量评估制度根据反馈进行完善、落实后,不仅有偏离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在漫长的完善、落实时间里还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这种失真和滞后,使得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显得非常笨拙和被动。

(四)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来为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提供评估依据

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是近年来才被广泛提出并且应用在汽车上的概念。对于全球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都是一个严峻而漫长的课题。包括特斯拉、大众汽车以及国内的汽车生产厂商在内,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涵盖了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三大板块,激光雷达、远程控车、高精度摄像头等技术首次被应用新能源汽车之上,很多零件和其对应的功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实现方式困难重重。汽车智能化在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质量标准和各个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质量标准调整却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质量评估制度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作为评估依据。

(五)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的人才欠缺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但无论是传统主机厂的汽车版块还是造车新势力,其人才储备大多经过传统主机厂的多年培养。因此,这些人员储备无论从知识领域上还是技术能力上,都携带着燃油车的固有印记,这对于给新能源汽车的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都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六)质量评估信息化程度低我国很多传统汽车生产企业质量评估方式,仍然主要靠人力进行风险探测,这存在导致质量缺陷遗漏或者无法被发现的风险。同时,依靠纸质文档来对执行结果进行记录,在文档记录丢失时会给汽车质量和事故追溯带来极大的挑战。对于新能源汽车质量评估制度而言,质量评估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系统化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不仅给质量评估制度的优化提供了更好的方向,也可以使得制度的落实更加清晰和明确。再加上汽车的生产数据和售后数据具有信息量庞大、保存年限久、私密性程度高等特点,只有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质量评估信息化水平,才能更好为质量管理制度的优化提供方向和指导。

四、解决路径

(一)在源头优化质量评估队伍

一是通过社会招聘引进优秀人才。

这部分人员应当在质量评估制度建设上有一定的经验和自己的理解,同时具备充分的革新意识,如此才能突破在传统燃油车质量评估制度中塑造的定势思维,更快融入到新能源汽车的质量评估制度建设中。

二是在企业内部选拔人才。

企业内部人员对本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基本不需要适应的过程。在选拔过程中,可以在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上综合选拔,给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吸纳人才的同时,也为积极进取的人员提供上升的机会。

三是对现有质量评估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评估人员基础素养的提升,完善质量评估制度内人员的知识体系,淘汰不能在本岗位胜任的人员。

(二)提高质量评估结果的信息化程度

提高信息化程度的目的是为了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取,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实现质量评估制度的优化。因此,可建立一个具有实时查看、定期汇总、问题上报、历史数据解析等功能的动态质量评估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可以畅通前期研发与后期销售市场状态的连接,降低数据传递的滞后性,使得售后信息可以及时传递至研发系统,也可以将研发的最新进展同步到售后市场。利用该数据库,还可以根据数据库的汇总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质量评估制度优化重点,

对最严重、最紧急的问题先行优化,以发挥有限优化时间的最高实效。

(三)杜绝投机盲目乱象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可见,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之中的投机乱象时刻保持着关注。

首先,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应以汽车行业国家标准为底线,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车辆的研发、供应商零件的选型以及生产制造和销售等环节,应严格遵守质量评估的标准和守则,避免逾越国家标准的行为。

其次,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本着为消费者生命安全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负责的态度,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企业标准。该标准应当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将质量评估制度囊括入企业标准中,从而达到提升汽车质量、减少售后问题的目的。

最后,质量评估制度应当以故障发生的影响程度来制定不同级别的管控要求,在确保影响消费者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舒适性和车辆美观程度等。

(四)完善质量评估制度

1、利用国家政策促进企业推动质量评估制度的优化。

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评估制度的优化应当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利用好政策这把利剑,消除企业内原本难以进行制度覆盖的盲区,通过设立质量目标、增加质量评估频次、完善不合格品的质量监管,实现对质量评估制度的资源倾斜。

2、提升软件质量评估效率。

根据国家标准GB/T12504-90中的定义,汽车软件质量是指软件产品中能够满足给定需求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这些特性也被称作质量特性。其中包括功能性、可维护性、易使用性、可靠性、效率和可移植性等。汽车具备更多的电子控制单元、更复杂的网络架构以及总量超过1亿行代码的嵌入式软件,同时也对各电子控制单元的软件复杂度与保证其功能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的整车软件正在变成汽车中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创造者。

虽然软件设计逻辑复杂,但其最终表现会在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质量评估制度应增加对软件功能实现结果的评估,通过功能实现率和软件基线的概念,把整车所有控制单元的软件拉齐到同一状态,以此提高软件质量的评估效率。

3、建立基于不同场景的质量评估制度。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不同年龄、不同偏好、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会有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目前,一些国产汽车品牌的概念车在尝试打造可睡眠的自动驾驶汽车,可提供餐饮、便利店、咖啡厅等不同场景需求的汽车。因此,质量评估制度如仅仅覆盖消费者常规的出行和使用需求是不够的,需要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丰富评估内容。

4、完善车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评估制度。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主要有四大环节:电池组装、焊装、油漆、总装。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应当通过质量评估制度将环环相扣的工艺环节联系起来。对于动力电池应根据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着眼于生产过程中密封性、安全性、清洁性的质量评估,同时建立电池的精确追溯系统,以便对电池进行售后质量监控。焊装车间需要丰富质量评估手段来面对钢铝连接和铝铝连接的全新制造工艺,除焊点的百分百检测外,应当增加弧焊、材料变形、应力等评估。在总装装配中,要通过对充放电、绝缘性、灯光标定等方面的检测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功能稳定性。对于自动驾驶、自动泊车、手机APP操控等全新功能,应当在厂区内设立专门的自动驾驶检测区域、不同场景的泊车库位等,以便于进行充分的检测评估。




欢迎关注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请关注hntcls